发展着力打造“湾区绿核”

5月22日是生态+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主题是城市城市“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作为超大城市中心区最大的湿地生态国家湿地公园,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近年来陆续发现“海珠斯萤叶甲”“海珠珐轴甲”以及“海珠微瓢虫”等新物种,提质探索展现出生物多样性之美,扩容也彰显出这片城央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广州共享共融卓越成就。
根据最新公布的海珠《广州市海珠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海珠将重点推进城央湿地保护与利用示范区发展,发展着力打造“湾区绿核”,生态+并提出以生态赋能绿色发展,城市城市围绕环海珠湿地价值圈打造高质量产业空间载体,湿地生态搭建“产、提质探索芯、扩容算”一体的广州共享共融产业链条,推动城央湿地生态空间与城市空间共享共融、海珠汇智提质。这意味着海珠将在做好湿地生态保护的同时,进一步探索生态价值转换路径,激发环湿地价值圈活力,为城市发展赋能。
筑牢生态保护基底 以规划引领塑造高价值空间
珍贵的城央湿地位于广州新中轴南延段,与世界级地标商圈广州塔-琶洲商圈相呼应,河涌交织,绿树婆娑,汇聚岭南水乡小洲村等丰富的资源,地理位置优越,生态和文化资源丰富。
作为城市中心的“绿岛”,海珠湿地拥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同时,湿地与城市重点建设区紧密连接,易受城镇化进程影响,保护和发展矛盾突出。
为此,海珠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探索生态空间与城市空间共享共融的创新之路。2012年创新提出“只征不转”征地模式,经国家批复将海珠湿地内万亩果园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土地,并划定生态永久保护边界,奠定海珠湿地生态保护的底色。之后,有序推进“三区三线”划定,将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约8.69平方千米土地整体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实施“十项提升工程”,系统谋划林业和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助力推进百年林荫大道、珍稀水生植物群落、珍木林等项目,着力提升湿地品质。
生态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珠区分局注重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统筹推进自然空间整体保护。近年来,深度对接市、区相关专项规划要求,开展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重要生态系统修复专题专章研究,组织开展海珠区生态底数调研摸查工作,形成海珠区生态底数“一张图”,提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重要生态系统修复研究思路。
为推进湿地生态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有效融合,以更高价值重塑湿地内外格局,海珠区分局编制了《环海珠(中央)湿地价值圈高质量保护与发展规划》,以“百年城央湿地+百年林荫大道+十大高品质街区”为策略,形成湿地管控共享、融合、生态防护三大类新界面。统筹环海珠湿地价值圈11平方公里海珠湿地及23平方公里周边地区的更新改造,重点处理“生态与价值、保护与发展、局部与整体、管控与营建”四大关系。通过规划实施,推动了周边高质量街区整体价值提升,助力海珠加快建设城央湿地保护与利用示范区。
如今,海珠湿地相关案例斩获多项荣誉,先后被评为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入选广东省第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住房城乡建设部第二批全国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等,生动展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样本。
产业生态双驱联动 以创新动能激活湿地发展潜能
4月28日,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启动大会在海珠湿地举行,空中无人机与陆地机器人同台竞技,生态绿意与科技创意相融共促,是近年来湿地立足于生态修复纵深推进,在保护前提下深化品质提升的体现。海珠湿地日益成为绿色发展的创新示范基地和桥梁纽带,持续吸引众多互联网、数字经济龙头企业以及芯片新锐入驻海珠,创新动能强劲攀升。未来将衔接环中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产业生态联动,进一步激活海珠湿地“数智”潜能,带动周围片区经济新增长。
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特色人文资源,海珠湿地“生态+文旅”也呈现新气象。今年2月24日,海珠区分局向海珠湿地周边的AH070738地块项目颁发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项目投资方广州合利创兴集团有限公司CEO王堃表示,“在环湿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我们特别注重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的双向赋能。该商服项目主体工程计划于今年启动建设,建设过程将严格遵守生态红线的要求,通过探索‘空中观光’等新型业态创新实践,构建广州文化新地标,助力海珠区建设世界级城市会客厅。”同时,今年海珠首宗“交地即交证”项目,将依托海珠湿地的生态优势,建设集城市产业、商务社交与轻度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城央微旅综合体,进一步打造海珠数字文娱产业高地。
今年是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创建20周年,高质量推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是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在空间规划蓝图中,环海珠湿地价值圈被纳入“一轴引领、两环带动、三区支撑”的空间布局。海珠区分局先后编制环海珠(中央)湿地价值圈高质量保护与发展规划、湿地—琶洲一体化特色游径概念规划等,加强海珠湿地片区与周边区域联动,持续优化城市先进生产力空间布局,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城市功能融合。
海珠湿地,这颗南国明珠正在以生态为血脉、创新为笔墨,勾勒繁华都市与自然生态美景和谐共生、产城共融的美丽画卷,为超大城市中心区生态治理提供“海珠范式”。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黄小殷
通讯员 汤晓微
相关文章
- 5月22日,距离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还有200天,开幕式主创团队进入关键执行阶段,全面推进筹备工作。据了解,开幕式主创团队深入走访粤港澳各地,倾听残障朋友的故事,见2025-05-25
- 据“苏门答腊中国领事之窗”消息,根据印尼气象气候与地球物理局发布的消息,当地时间5月11日15时57分,苏门答腊岛亚齐省西南部布朗皮迪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45千米,多地有震感。有关部门暂未发布2025-05-25
- 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报日前陆续出炉,5400家披露一季报的企业合计归母净利润1.49万亿元,同比增长3.64%。其中,超七成上市公司一季度实现盈利。科技创新、消费“焕新”、外贸“上新”……一季报“新2025-05-25
- 5月12日,黄埔区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宣传周活动在广州海事博物馆启动。活动以“传承·融合·创新”为主题,以专家研讨、策展大赛、文创集市、精品展览等方式,向广大群众推介黄埔区博物馆建设成果,让更多群众2025-05-25
- 七人制男子甲组首场比赛中,广东队以6比0大胜西藏队,赢得开门红。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南方日报讯记者/许仪吴碧霞)5月23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足球七人制男子组)决赛在佛山市三水区云2025-05-25
打造“湾区国际数智视听服务谷”,以先进技术构建网络视听产业发展底座
5月22日,第21届文博会盛大开幕,广东重磅发布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在广东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晓表示,广东将做优做强中国广州)2025-05-25
最新评论